3/06/2009

劝善戒恶是穆斯林的责任

善恶问题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,尽管不同社会,不同时代对善恶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,但抑恶扬善,劝善戒恶一直是各个社会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。假设一个社会,没有以善恶作为评价人们行为和品性的标准,可以断言,道德沦丧的现象将会充斥各个角落。众所周知,做一个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,而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同样需要一种精神,“劝善戒恶,弘扬正气”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。
中国自古就是崇尚正义的国家,在传统的价值念中,“义”占了极大的比重。所谓“义”《吕氏春秋》:“义者百事之始也,万利之本也”墨子说:“天下有义则生,无义则死,有义财富,无义则贫,有义则治,无义则乱”,正由于义的存在及其存在价值,才出现了伸张正义,惩恶扬善,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,社会发展到今天也实践证明了,只有社会的每个成员行使劝善戒恶的权利,社会才能正气长,邪气消,不仅和谐安定,而且刚健奋发,充满向上的生气。因此,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合度的礼,明正的法,更需要一大批劝善戒恶的人。对此,伊斯兰教迎合了社会的需要求,在伊斯兰的伦理文化中,劝善戒恶是一项重要内容。她要求穆斯林不仅自己要仁慈、行善、戒恶,还要劝人为善、戒人做恶。《古兰经》十六章九十节告诫我说:“安拉的确命人公平行善,施济亲戚,并禁人淫乱、作恶、霸道,他劝戒你们,以便你们记取教诲。”三章一百零四节又说:“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,导人于至善,并劝戒你们,以便你们记取教诲。”
艾布·赛而德传穆圣曾警告其弟子说:“你们当谨防坐在大路上。”大家说:“安拉使者啊!我们常坐在路边谈话,不然我们则无处可坐”。穆圣说:“倘若如此,你们则须尽到大路的责任。”大家问:“安拉的使者啊!大路的责任是什么?”穆圣回答说:“低下眼睛,制止罪恶,回答致安词,命人行善止人作恶。”即走在路上,非礼勿视,回答“色兰”,更重要的是路遇罪恶,应挺身制止,这便是穆斯林对道路也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。由此可见劝善戒恶是我们执行主命,履行社会职责的具体表现。
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,不少人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发生了裂变,从而更加趋向于自私自利。生活中有几种人常以“好人”自居。其中一种人怕坏人,不敢与坏人作斗争,因此采取了消极而退缩的办法,自承斗坏人不过,最后下台鞠躬,关门叹气,听任坏人昏天黑地乱搞。另一种人认为独独其身便是好人,生活中,他们坚持“事不关已,高高挂起”的原则,只顾自己修身养性,而不睬他人为非作歹,在罪恶面前该说的不说,该顶的不顶,随波逐流,乐当“和事佬”奉行好人主义,朵斯弟们,我们想一想他们是好人吗?非也,正是由于这些“好人”的怯懦或独善才导致天下的坏事一件一件也蔓延起来。由此可见,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,一是坏人做坏事,二是“好人”的容忍、坐视,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。因此,不客气地说:坏事不全是坏人做出来的,“好人”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即没有履行劝善戒恶,伸张正义的职责。
由此可得一结论,面对罪恶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怡等于助恶人之威,与恶人同流合污,而《古兰经》五章二节告诫我们说:“你们当正义和敬畏而互助,不要为罪恶和残暴而互助,你们当敬畏安拉,安拉的刑罚确是严厉的。”四章八十五节又说:“谁赞助善事,谁得一份善报,谁赞助恶事,谁受一份恶报”。因此,面对罪恶,穆斯林怎能胆怯或独善呢!
穆圣曾为我们作了一个比喻,他说:“遵循安拉的法度者和违法乱纪者,譬如一伙人在船上抓阄,结果一伙人在上舱,一伙人在下舱,下舱的人喝水须到上舱,故下舱的人合计,假如我们在下舱船底凿一个洞,我们就不必到上舱喝水了,倘若上舱的人任随下舱的人去做,则他们将全部淹死,如果他们要去制止,则双方都得救。”此圣谕形象地说明了,坏人不伤害好人是不可能的,好人不劝戒坏人也是万万不能的,坏人并不因为好人的独自为善就饶了他们,好人也更不该因坏人的胡作非为而袖手旁观。因为大家毕竟都生活在同一条“船”上,在这条船上,安拉把我们穆斯林安排到了上舱,并把正信之水、劝戒之水赐于我们,如果我们主动地把劝戒之水送给下舱的恶人,岂能与他们同遭不幸呢,所以劝戒他们就等于拯救我们。
因此,穆圣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劝善戒恶,艾布·赛尔德传,穆圣说:“你们当中谁要是看见有人做恶,就用手制止他,若做不到,就用口去规劝他,若还是做不到,就用心去憎恨他,但这是最弱的信仰。”可见,面对罪恶,作为穆斯林有能力者,最好是当场加以制止,无能力者,至少要表示深恶痛绝,否则,连最起码的是非感,善恶感都没有,爱憎不分明的话,信仰也就成了问题。
因此,穆斯林不能独善其身,而要兼善天下,劝善戒恶是善待自我的表现。
历史告诉我们从古到今,凡是高尚正义的事业都是与困难相伴的,当我们在劝善戒恶伸张正义时难免会碰到这样,那样的困难,比如恶人的责、阻挠、恐吓、甚至打击报复,但这并不能使奋斗于主道的穆斯林放下正义之剑,因为《古兰经》五章五十四节在描述信士时说:“他们为主道而奋斗,不怕任何责难者的责难。”穆圣说:“你们要说真理,即使它是苦涩的。”
这段段经训正是穆圣不畏邪恶的真实写照。在他宣教初期,阿拉伯社会罪恶丛生,活埋女婴、部落伊杀、高利盘剥、杀人掠货、封建迷信等丑恶行径遍及各个角落。而对这一切,穆圣在安拉的引导下,以《古兰经》为武器,同邪恶展开了殊死搏斗。经过二十三年的艰苦奋斗,终于铲除邪恶,使阿拉伯社会走向文明与和平,然而此中穆圣所遭受的侮辱、攻击、驱逐乃至迫害是非常人所能想象的。多少次险象还生,多少次背井离乡,但穆圣从无退缩,在麦加宣教期间,邪恶势力曾要求穆圣停止他的使命。否则,将面临更惨酷的迫害。但穆圣说:“指安拉发誓,假如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手,把月亮放在我的左手要我放弃我的使命,我决不放弃……”面对邪恶穆圣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的精神。作为穆圣的后继者——当代的穆斯林要继承穆圣的遗志,在邪恶面前,丝毫不能退缩,该出手时就出手。
1998年5月,在洛阳开往郑州的高速公路上,穆斯林的英雄赵怀志面对持刀抢劫的歹徒,不畏强暴,挺身而出,用自己的鲜血再一次证明了穆斯林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,不是选择屈服的怯懦者,而是选择抗争的勇敢者。他的英勇事迹虽已去久远。但他的这种见义勇为,伸张正义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。
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,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从未间断过,远的不提,纵观当今世界,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,到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子。以及前段时间国内风风靡一时的精神鸦片——法轮功,不难看出邪恶势力依然嚣张,然而邪恶毕竟是不见天日的田间劫鼠,岂能容它扬威于光天化日之下,我坚信,只要我们谨遵主命,效法穆圣,正义将战胜邪恶。
古人云:夫利莫大于治,害莫大于乱,意:天下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国家安定,最严重的祸害莫过于国家动乱。江泽民总书记强调:维护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工作。因此,劝善戒恶,弘扬正气,确保社会稳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。
总之,劝善戒恶既是主命,又是对社会应尽的职责,这一点说明穆斯林的社会价值还应体现在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上来,如果一个穆斯林只为个人进天堂而独善其身,或者只重视五功操守而忽视了他的社会义务,那么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穆斯林。

作者:不详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