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/23/2009

西方伊斯兰研究的扑朔迷离

世界上有不少人﹐对伊斯兰有个最简单化的概念﹕是保持中世纪状态的宗教。 我们对这个错误概念的批驳和论证﹐不仅是为伊斯兰辩护﹐而是对人类文明负责任。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﹐当代几十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﹐引起世人对伊斯兰的关注﹐决非抱着“中世纪宗教”观念的人所能圆满解释的。 从十九世纪开始直到二十世纪﹐西方人热衷于研究伊斯兰﹐是出于对外扩张殖民主义的需要﹐他们希望了解被他们征服的殖民地人民是怎样的习惯和心态﹐这就是“东方学”产生的渊源。 所以﹐西方人对伊斯兰的研究﹐在一百多年里﹐都是以维护西方殖民主义利益和巩固殖民统治为目标﹐而没有出现真正的公正学风﹐从来都不是单纯在学术上寻求事实真相或伊斯兰所阐述的真理。
今天﹐在西方﹐对伊斯兰的研究是否所有改变﹖ 学术研究的基本倾向仍旧是为政治服务﹐只有这样﹐才能获得社会或政府赞助的研究经费。 现代研究的焦点﹐较为集中在三个问题上﹕
  (一) 出现在西方社会的新一代穆斯林。
  (二) 向西方国家流动的穆斯林移民。
  (三) 穆斯林社会中的极端思想集团﹐即“恐怖主义”。
  因为伊斯兰在这三个方面的存在﹐对西方社会和穆斯林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实际威胁。
在引人注目的近期国际事物中﹐如巴以冲突﹑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﹑伊朗的威胁论和土耳其加入欧盟的争辩﹐西方的学者们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﹐对那里的穆斯林进行实地考察﹐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﹐以防止伊斯兰的暴力向四方传播﹐为他们的政府出谋划策﹐对伊斯兰进行遏制。 他们的基本观念是“他们”和“我们”﹐是“文明冲突”理论的衍生﹐把伊斯兰定位在对立面上﹐是斗争的对方﹐理解伊斯兰是为了保护自己﹐防备后院失火﹐目的是对伊斯兰实行监督﹑约束和控制。 他们生产了大量的资料﹐研究范围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﹕伊斯兰信仰的内容﹑穆斯林的社会文化﹑伊斯兰的文明特征﹑穆斯林移民生活状况﹑伊斯兰基本思想﹑极端主义﹑暴力主义﹑恐怖主义。 他们研究的经费来源﹐多数是政府直接拨款﹐也有社会集团赞助。 现代的伊斯兰研究﹐同过去没有本质的区别﹐他们的推动力﹐不是纯学术﹐而是利益至上﹐因此根本就不存在研究的客观性或公正性。
这些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伊斯兰研究﹐确实招引了许多执迷的研究者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学术领域﹐其中有社会学﹑政治学和恐怖心理学的各种专家﹐而且由于目标不同﹐而在世界上产生了许多研究中心﹐分别着重研究伊斯兰的法制传统﹑哲学理念﹑神秘主义﹐以及伊斯兰的社会实践和顽强的生命力。 自从美国军事占领伊拉克之后﹐西方的学者们纷纷到那里寻找第一手数据﹐他们所感兴趣的不是那里一千多年的历史创造和文明沉淀﹐而是逊尼和什业两大教派的分歧。 对于伊斯兰思想史的研究﹐把目光集中在公元十二世纪的阿威罗伊身上﹐因为他当时提出了一个新理论﹐伊斯兰应当与希腊哲学结合﹐走“理性化”的道路﹐而对伊斯兰各种学术的大师们都不屑一顾﹐希望提醒当代的伊斯兰学者﹐发展伊斯兰的道路是继续向西方学习。
在被誉为学术自由﹑开放和独立的西方国家大学校园里﹐事实决非如此﹐当前物欲横流的世界﹐任何研究课题都须大量经费﹐大学里的教授们没有钱和地位清高不起来。 社会的现实存在严重地冲击着大学学术状态﹐使希望名利双收的教授们不得不采用功利主义而为“资本主义社会服务”的方针政策。 因此﹐大学校园不再是一片净土﹐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干扰和集团恐惧症的影响。 在媒体中广泛流传的“全球战略”和“对抗伊斯兰极端主义”﹐就是大学教授们的最新杰作﹐他们已无心于关注伊斯兰的全面形像﹐而分割为“社会需要”的专题﹐即当前的政治需要。
总而言之﹐西方社会的伊斯兰研究﹐总的趋势是对抗的哲学﹐斗争的哲学﹐奴才的哲学﹐没有表现出对伊斯兰真相或民族和解的兴趣。 二百年来﹐直到今天﹐伊斯兰在西方学术机构中﹐是作为对立面的课题﹐从征服到控制﹐这是当权者的政治需要﹐而不像对犹太教﹑基督教或佛教的文化研究﹐因为不存在对抗性﹐所以偏见也少一些。 他们对伊斯兰研究的成果﹐用意在对伊斯兰的遏制和监控﹐把接受西化的穆斯林定为受到社会欢迎的温和派或爱国主义﹐鼓励他们顺从西方体制﹐热爱西方国家﹐巩固政权。
当代世界的使命应当是民族和解﹐文明多元化﹐宗教间对话﹐互相尊重和社会和谐。 如果是这样﹐是与现存的伊斯兰研究与社会应用大相径庭﹐本末倒置。 现实的使命要求我们开创一个新局面﹐创造一个新世界﹐首先应当从大学校园中的教学开始﹐改变传统的伊斯兰是奴才或改造对象的教学课程。 新课程应当容纳伊斯兰的基本教义﹑文明发展﹑法学体制和社会学的合理性﹐反应伊斯兰存在的实质。
西方的伊斯兰研究与事实存在发生了分裂﹐距离在拉大。 伊斯兰顽强的存在和生命力使普通的西方人﹐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﹐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﹐都感到不可思议。 那些被各国“伊斯兰学者们”所谴责的行为﹐在伊斯兰世界十分普遍和流行。 从摩洛哥到印度尼西亚﹐从美国到澳大利亚﹐不论是在埃及﹑土耳其﹐或巴基斯坦﹐凡是有穆斯林的地方﹐都表现了对西方的怨气和暴力情绪。 在那些西方学者们认为不够“学术”水平的地方﹐新的思想和精神﹐层出不穷﹐向西方传统提出挑战﹐而当地民众趋之若骛﹐召之即来﹐形成群众运动。 一场革命的浪潮在所有穆斯林的地方出现了﹐如同野火春风﹐西方的民众感到惊愕﹐学者们感到匪夷所思﹐政治家们束手无策。 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分歧和矛盾﹐证明西方对伊斯兰学术研究的错误的方向﹐错误的结论﹐与现实存在不对号。 假如﹐这个现实的变化﹐还不能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惊慌﹐那么﹐当局势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﹐为时过晚。
伊斯兰的现实存在﹐鼓动着亿万人民奋斗﹐追求他们的理想﹐而决不是通常人的简单化的概念﹕保持在中世纪状态的宗教。 理论的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﹐真理须接受实践的检验﹐因此伊斯兰文明的现实性﹐必然把那些道貌岸然的教授们从他们固守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出丑﹐从新考虑他们的研究思路和课题﹐在教学中﹐学习不同穆斯林民族的语言﹐理解他们的内心和理想﹐如阿拉伯文﹑波斯文﹑乌尔都文﹑马来文﹑印度尼西亚文﹑突厥文。
科学研究只为政治服务﹐不是西方大学的传统和方向﹐绝不会出成果﹔大学的使命应当是领导社会潮流﹐发挥思想先驱的功能。 对于伊斯兰的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﹐研究现实存在的问题﹐分清宗教的基本教义和穆斯林民族的社会需要﹐因势利导﹐实现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存﹐互相尊重﹐有利于世界和平。 实事求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﹐是任何宗教或文明研究的基本原则﹐可以产生有效的成果﹐指导现实生活的需要。
当前研究的现状﹐对现实存在的问题﹐显得软弱无能﹐因为目的不纯﹐只为了某些目标﹐见树不见林﹐以偏代全﹐没有从伊斯兰的本质上认识问题。 如何能从无知为出发点﹐闭门造车设想战略而在战场上取胜﹖ 在伊斯兰思想发展史上﹐伊本‧泰米尔是一个认真做学问的典型。 他生活在世道混乱的十三世纪﹐不顾任何压力﹐坚持伊斯兰的精髓﹐以《古兰经》和圣训﹐正本清源﹐消除腐败﹐净化信仰﹐复归正道。
在西方媒体对伊斯兰描述和渲染中﹐充满了荒唐的行为和暴力﹐这不是真相﹐有太多的水份和夸张﹐造成了当前学术的大障碍。 在伊斯兰极端份子所宣传的言论和行为中﹐他们所表露的暴力思想也在歪曲伊斯兰的本来面貌﹐制造了许多假象﹐也给学者们制造了研究伊斯兰的难点。 当地的复杂的局面﹐给伊斯兰的学生们泼是一头雾水﹐这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﹐伊斯兰同各种政治目的和多民族的社会现象混合在一起﹐内在的真理被层层掩盖着。
时局在发展﹐伊斯兰对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学者们对它“保持中世纪宗教”的简单概念﹐而在西方﹐热衷于选修伊斯兰课程的大学生与日俱增﹐有许多专业和系﹐报名的新生爆满。 因为伊斯兰的历史研究假象太多﹐实际穆斯林世界生活的动力很强大﹐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有待开发和探讨的新学术领域﹐大有发展潜力。 要求真实﹑客观和公正研究伊斯兰的呼声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宏亮﹐形势迫使教授们﹐导师们﹐专家们﹐研究所的所长们﹐必须重新思考和修正老教案﹐向渴望知识的青年学者们一个鲜明的交代﹐而不是继续误导。 政府文化官员﹑大学校长系主任﹑学术带头人﹐以及各种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﹐都有责任重新评估和规划伊斯兰研究新课题﹐承担起今天这个历史使命。

作者:不详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